百岁红,年代的印记,岁月的见证
“百岁红”是一种老北京的传统小吃,在京郊农家已流传百余年。其外形为椭圆形,呈金黄色,外酥里嫩,香甜可口。
相传,百岁红起源于清朝末期。当时,慈禧太后逃往西安,途经北京郊区时,食用了当地农家制作的甜点,大加赞赏。之后,这种甜点便成为宫廷御点,并取名“百岁红”,寓意红红火火,长命百岁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百岁红流传民间,成为老北京人津津乐道的美味。其制作工艺也经过时间的沉淀,更加精细考究。如今,百岁红已成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
百岁红的制作原料主要是糯米粉、红豆沙、白糖和芝麻。制作过程如下:
1. 和面:将糯米粉与水和成面团,醒发30分钟。
2. 包馅:将红豆沙捏成小圆球。
3. 包皮:将糯米面团擀成圆片,包入红豆沙馅,捏紧封口。
4. 油炸:将包好的百岁红放入热油中炸至金黄色,捞出沥油。
5. 裹芝麻:将炸好的百岁红趁热裹上芝麻即可。
百岁红外酥里嫩,香甜可口。其馅料绵软香甜,外皮酥脆,芝麻带来的香气更加诱人。它既是美味的零食,也是老北京文化的缩影。
百岁红不仅是一种小吃,更是一种怀旧的情怀。它承载着岁月的变迁,见证了老北京的兴衰荣辱。每当人们品尝着百岁红,仿佛也能感受到那段久远的历史。
如今,百岁红已成为北京街头巷尾常见的小吃。它不仅是老北京人的记忆,也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。在品尝百岁红的同时,人们也会回想起那段逝去的岁月,感受老北京的独特魅力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清风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y717.com/baoxian/yanglaoxian/15003.html